歷久彌新的經典法式甜點介紹(下)
說到法式甜點你會聯想到什麼?奢華、昂貴?高貴店舖裡的精緻小蛋糕?
法國甜點文化最早從中世紀宗教活動點心開始,經歷皇室的喜愛到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無數的糕點師從新技術中擷取最好的助力,投入自身的才華與精力,發揮融入文化的創造力,產生一件又一件工藝品般的經典甜點食譜。在這個美食家的世紀,這些作品廣泛地在世界各地流傳,透過一代又一代的甜點師傳承又創新。
近10年來,台灣各地越來越能看到法國常見的各種甜點,隨著法式甜點食譜等資訊廣為分享且容易取得,許多甜點師自學或出國學藝歸國,獨立的甜點店鋪也慢慢進入一般大眾的生活之中。社群網路的興起,我們不再滿足於視覺與味覺的享受,了解這些甜點的理念、背景使我們的飲食體驗更加完整且迷人。
菓實日在這為你介紹幾種常見的法式甜點,還有這些甜點背後的歷史背景,讓你出去買甜點的時候叫得出名字,說得出故事,朋友都以崇拜的眼神看著你~
閃電泡芙 éclair
閃電泡芙是在里昂被誕生出來的,里昂還是高盧首都時被稱為Lugdunum,是從高盧的神明Lug而來,代表火與光之神。後來閃電泡芙被填入咖啡或巧克力卡士達的內餡,裹上容易化口的糖霜,因為一直來都是一人份的尺寸,也意味者可以幾口快速吃完,就像電光火石般快速的含義。
修女泡芙 La Religieuse
修女泡芙大約在1850年左右在冰品甜點店弗拉斯卡提(Café Frascati)問世。一開始是有卡士達奶餡的方形泡芙,隨著時間演進,才慢慢變成我們目前熟悉的樣貌,底部是較大的泡芙填滿卡士達奶餡或希布斯特奶醬(Crème Chiboust),頭部由小泡芙做成,再搭配當作領圈的鮮奶油香提與裝飾糖霜。
可麗露 Canelé
可麗露被創作出來的原因,較普遍的說法是過去修道院釀葡萄酒,會使用蛋白來幫助葡萄酒澄清的材料,剩餘下來的蛋黃就變成製作可麗露的原料了。可麗露(Canelé)是法國波爾多地區(Bordelais)的傳統點心,使用昂貴的專用銅製模具,並且在模型內部塗上一層蜜蠟才能烤出外脆內軟的口感,傳統上可麗露的成分是由牛奶、香草莢、蘭姆酒(Rum)構成,需要長時間的烘烤過程與經驗,才能做出每一個都均勻上色、不發白的可麗露。
蒙布朗 Mont Blanc
蒙布朗(Mont Blanc)是阿爾卑斯山白朗峰的音譯,而這款甜點則是因為外型撒上雪白的糖粉與一年四季覆蓋上白雪的山脈相似,所以成為這道經典甜點名字的由來。香緹鮮奶油搭配乾脆的蛋白餅,以專用的孔洞型花嘴擠出細條狀的栗子鮮奶油,環繞成山形,最後撒上糖粉作為裝飾。
這款甜點源自於1903年,巴黎創立的下午茶店Angelina開始推廣此款甜點,結果廣為流傳,不過這款甜點不是Angelina創作的,在此之前南法一些糕點店就有提供這款甜點,起源仍然不明。
聖多諾黑 Saint-Honoré
聖多諾黑是以糕點及麵包業者的守護聖人來命名的,是法國人慶祝佳節的最好甜點。設計者是1984年在巴黎的甜點師希布斯特(Chiboust)創作的,他同時為這款甜點設計著名的希布斯特奶醬(Crème Chiboust),這是一種卡士達醬趁熱加入蛋白霜的奶醬,以質地輕棉、細緻化口,帶著蛋與香草香氣的美味。
甜點的做法是將酥皮作底,擠上一圈泡芙麵糊,烘烤之後再圍上一圈沾有焦糖的小泡芙,中央擠上交錯擠花的希布斯特奶醬。
也想自己動手做各種甜點嗎?
菓實日與好學校Hahow合作,饅頭老師將帶你深入了解台灣甜點文化與西式甜點的關係,讓你使用一般家庭的廚具就能完成菓實日的精緻法式甜點,而且還教你妥善保存原物料,應用剩餘的食材,變出各種不同點心的方法,有效利用不浪費。
法式甜點在地魂製作攻略-日日在家菓實日